![]() |
![]() ![]() |
年逾百载 中国掠影 这批珍藏纪录了华东一带如北京、上海及广东省的各样面貌,除了重要庙宇、历史性地标、人像及山川湖岳外,也包括相信是最早于紫禁城内拍摄的照片。 1900年,20岁的双簧管手August Plemenik离开奥地利的家园,随欧洲管弦乐团前赴中国,为当时在北京的外国人社团演奏。Plemenik既是专业乐手,也是才华横溢的业余摄影师。留华期间,他学懂几种中国方言,并带同全副摄影装备,包括Rietzschel相机、十多支不同镜头及一支三脚架,遍游神州。 其后,August Plemenick离开中国。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他到美国定居,成为美国公民,并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名双簧管手,展开另一番事业。Plemenick将中国相片的底片带到美国。1963年他离世后,底片由他家人保管至今。 这批独一无二的照片纪录了Plemenick百多年以前在中国的生活与游历。他将每盒曝光后的玻璃底片,送到北京或上海的Lumiere冲晒公司处理。关于Plemenick留华期间曾否冲晒相片、相片原稿下落,暂无资料线索。玻璃底片冲晒而来的数帧相片,1970年代曾于纽约某一相展展出,但展览既无场刊目录,而数据纪录不见只字词组。 August Plemenick所拍摄的超过200张中国相片,近乎从未曝光。然而,玻璃底片至今仍然完好无缺。艺术界、摄影界及历史界的中外专家,看过珍藏部分样本后,无不赞叹惊讶。Plemenick凭借早期的摄影技术,拍出清晰的相片,影像巨细无遗,其摄影师的专业,可见一斑;他同时以艺术家的触角,将个人情感及热忱投射在作品中,每帧相片细腻精致。 M. James与中国的学者们合作,鉴别出了这些古董照片的主题,并且用老式摄影技术为收藏者们制作了限量版的暗房印制照片。我们为每份原始玻璃底片分别印制了十张照片。这些底片经过印制过程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所以需要被淘汰。我们不出售数码版本。每张照片的尺寸是25 x 30cm(包括边框),用最高级的原材料印制在Ilford 多级相纸上。 关于中国世纪之交摄影作品的市场已经非常成熟。这个时期的摄影作品很稀有,我们很高兴把这些尚未发布的照片以低价提供给收藏者们。 此珍藏合集由M James Fine Art独家管理和代理出售。 照片版权属于Monte James和dba m james fine art。 |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